作为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对昆明浓重深厚的美食情节与生俱来,而“饵块”就是其中一抹难得的味道,特别是过年,每当想起时都引得人垂涎欲滴、回味悠长。
饵块在昆明民俗中是过年必吃的,平时或炒或煮或烧也都美味无比,边陲百姓热衷于“饵食”,执传统而不堕,已经数千年。老昆明人对饵块情有独钟,年节时往往被抢购一空。这不,年前官渡饵块传习馆里,师傅们正在加班加点地赶制饵块。
饵块传承人 杨勇:“我们制作饵块首先要把大米,要浸泡两个小时以上 让它泡透,泡透以后我们第一道 就把大米盛出来,控干水分,再到甑子里面,木甑子里面蒸第一道。第一道把它蒸熟,大概八成熟吧,也不是完全熟,它含水量不够,很硬,我们还有一个步骤就到分饭。”
把甑子里第一道蒸熟的米饭再盛出来,放入凉水里,继续自然地吸收水分,让米饭“软硬度适中”,这是很关键的步骤,通常都是由老师傅把关。待米饭重新吸水、控干后,就可以放入甑子用大火蒸熟了。
饵块传承人 杨勇:“饭蒸好之后,我们根据自己做的饵块不一样,形状不一样,用途不一样,我们就分开来做,像这边就是做烧饵块的,把米饭用饵块机挤压出来之后,就在这边压片,压成片之后,我们自己做的模具,为了尺寸统一,重量统一,用模具直接压,一张直接压,压出来,凉了之后我们再来包装。”
选取品质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为原料很关键,可设计出不同规格的“人性化”造型也很重要。
饵块传承人 杨勇:“最早饵块不是这个形状,这个也是我们在做的时候,慢慢的实践出来的,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做成这个形状呢?首先是便于包装,它的包装好包装,第二就是便于客户,买回去一分为二 直接切片就可以了,不像过去的,圆鼓鼓的,切到哪里都是一个圆面,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