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是大黄鱼。
▍长蒜瓣肉的国民鱼
对于食客来说,大黄鱼最大的特征是蒜瓣肉。
蒜瓣肉是对鱼肉质的一种形容,白嫩,几乎无刺,肉块像蒜瓣一样完整。大黄鱼就是这种肉质的典型代表。
拥有蒜瓣肉的淡水鱼屈指可数,不过在海鱼里不算罕见,但是像大黄鱼这样,既拥有绝美蒜瓣肉,又还便宜易得的鱼,简直就是天赐之物了。
在东部沿海,尤其浙江福建,大黄鱼早已是当地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拥有历史悠久传统渔场的宁波,大黄鱼更是地方饮食中的核心角色。在各种版本稍有差异的宁波十大名菜中,黄鱼有关的菜一般要占到4种,如苔菜拖黄鱼、黄鱼鱼肚、彩熘全黄鱼、腐皮包黄鱼等。
▲腐皮包黄鱼
宁波人捕食大黄鱼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早期著名地方志,唐代陆广微所著的《吴地记》记载:阖闾十年(公元前505),浙东沿海已有捕捞大黄鱼的活动;明代《华夷花木鸟兽珍玩》中记载:“石首鱼,海郡民发巨艘入洋山竞取,有潮汛往来,谓之洋山鱼。”
▲黄鱼车
大黄鱼和海边人家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宁波老话中,脚踏三轮货车就叫“黄鱼车”;金条也叫黄鱼,10两重一条的是“大黄鱼”,1两重一条的是“小黄鱼”;干活磨洋工,这行为被称为“晒鲞”,即晒大黄鱼干。
1949年之前,大黄鱼也已经供应到内地。梁实秋曾写到,在平津一代,春夏之际是黄鱼上市的时候,几乎家家都吃大黄鱼。“我家的习惯,是焖煮黄鱼一大锅,加入一些肉片,无数整颗的大蒜,加酱油,这时节正是我们后院一棵花椒树发芽抽叶的当儿,于是大量采摘的花椒芽,投入锅里一起煮。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分得两尾,个个吃得笑逐颜开。同时必定备有烙饼,撕碎了蘸着鱼汤吃,美不可言。在台湾随时有黄鱼吃,但是那鲜花椒芽哪里去找?”(《雅舍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