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投喂:养殖全程选用的饵料是海水鱼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早上6:00,下午6:00),投饵前先发一固定信号,让鱼群形成条件反射,使它们习惯结群索食。饵料从少到多投喂,从水中可听到大黄鱼“咕咕”的叫声,当声音从小到大时,证明鱼已进入食场并达旺食,鱼吃饱后声音逐渐消失。日投饵率前期为鱼体重的7~8%,中后期为鱼体重的3~5%。投饵按“四定”原则进行,并根据残饵的情况,结合天气、水温、水质以及鱼的活动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定期在饵料中添加水产多维、黄芪多糖、三黄粉等药物,预防病害发生。使用的饵料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的有关规定。使用的药物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的有关规定。
水质管理:水质直接影响大黄鱼的正常生长,调节好水质,能促进鱼类正常生长,有效防止疾病发生,提高养殖产量,达到养殖增产、增收的目的。
水质要求鲜活,不需太肥。鱼种放养初期,水位约70~80厘米,以后每隔2天向池内加注新鲜淡水5~10厘米,直至达到最高水位后才开始换水。早春、晚秋水位相对低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夏、冬两季要尽可能提高水位。日常每隔2天换一次水,换水量为全池的1/4~1/3。当水温低于13℃时,视水质变化而定,基本不换水;当水温高于28℃时,每天换水,换水量在1/3左右,在夏季高温季节掌握下午排水,晚上进水。这样有流水刺激,既可提高其食欲,又可塑造大黄鱼体形体色。养殖池水位应相对稳定在2.5米以上,保持水质清鲜,透明度在20~40厘米。
水体环境理化因子调控
①溶氧高低是决定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池水溶氧全天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最有利于各种鱼类生长及水中微生物繁殖,从而增强鱼类食欲,并可使水中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始终保持水质清爽。具体做法是适时开增氧机,使池水成环流状态,在存塘量较高的情况下中午必须开增氧机2~3小时,以散发水中有害气体,溶入新鲜氧气,促进鱼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