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打工妹”中,以蛇口的“凯达妹”最为出名。那是在1982年,香港的凯达玩具厂到蛇口工业区建厂,他们从广东福建等地招募了近千名十七八岁的女工进行流水线玩具生产。
当时,蛇口工业区与外商订立的劳务协议规定,每个打工妹每月800元人民币,提供假期、宿舍和食堂等福利。
不仅是高工资高福利,深圳女孩还走在了潮流前线。由于凯达是香港企业,“打工妹”们经常能在厂里的便利店买到香港的一些午餐肉、公仔面、力士香皂等没有见过的“奢侈品”。
此时,餐餐有鸡腿,出行有单车,还能穿上新潮的牛仔裤和泡泡袖衬衣的凯达妹们,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女神,甚至连蛇口的海关男都看不上。
凭借着这种“搞钱”的本事,“娶女就娶凯达妹”一度成为深圳男生的梦想。
在此之中,有些深圳女孩不甘于成为“打工人”,她们会利用休息时间去参加“深大夜校”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有学英语的,也有学质量管理的,还有学财务会计的。深圳女孩,“充电”成风。
后来,从流水线退下来的深圳女孩们,有的买房,有的开始炒股,有的去创业。
在《2015胡润女富豪榜》上,周群飞以财富500亿元成为新一届内地“女首富”,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性”。这位“女首富”,最初就是一位深圳打工妹。
可见,深圳女孩的“搞钱史”,是与深圳的发展史高度契合的。深圳女孩,其实是自古有着的“深圳隐形特产”。